呼啸的寒风被远远隔绝在外,热浪滚滚的厨房里,扑面而来的油香,带着喜悦的声响,将平凡的日子点亮。
那种酥脆的、金黄的、流着热油的、香气浓郁的美味,最能带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,安稳妥帖的治愈。
所有的烦恼仿佛都在油锅里消失了,随之在心头涌起的,只有迎接新岁的欢欣与期待。
在过年的炸物里,丸子是绝对的顶流。放眼南北各地的油锅里,都会给丸子留下一席之地。
新鲜的猪肉、牛肉、鱼肉经过剁馅、调味,以手成团。入锅油炸后,肉质收缩出汁,酱香味一下子就窜进内里。端上桌时还滋滋冒油,看着十分喜庆,特别有排面。
小丸子是孩子心中的白月光,因为个头小,炸出来更干酥,吃起来更香。就连见多识广的梁实秋,都要在长大后怀念——
“肉剁得松松细细的,炸得外焦里嫩,入口即酥,既不吐核,又不摘刺,蘸花椒盐吃,一口一个,实在是无上美味”。
圆圆的肉丸子,象征着团团圆圆,于是到了湖北、安徽等地,它又被称为“圆子”。见识过炸圆子的人都知道,这一口一定是守在锅边吃得最香。
妈妈一边炸,孩子在一边炫。那些在油花里滋啦转动过的圆子,将鲜美层层叠加,滚烫的汁水在口腔里回旋,让人心口也一烫,好吃到热泪盈眶。
东北人热爱萝卜的滋味,切成丝的萝卜用盐沥过多余的水分,做成的素丸子比肉更香,可与皮冻并驾齐驱绝不夸张。放在厨房一不留神,就要被来偷吃的小孩子吃光。
坐拥河湖资源的湖北、湖南一带,则将藕加入圆子,品味起一口脆香。作为豆腐的故乡,在淮南,豆腐丸子又称霸一方。
新鲜的豆腐压碎后打入鸡蛋,加入调味,炸好后内里软糯可口,让人无比难忘。到了江苏,宿迁人叫它“炸坨子”,徐州人讲究“先过油”。而在山东、河南一带,还有一种绿豆丸子也极受欢迎,再加点虾皮,滋味无与伦比。
热气腾腾的烟火气里,食材百变的炸丸子令人痴迷。但显然,在炸物的世界里,还有更多种风味的演绎。
在广东,一到过年,炸油角、煎堆、蛋散、糖环、开口枣会站上舞台中央。街头巷尾的店铺,也会支起又大又沉的油锅,不论炸出多少,都不愁卖光。
原本普通的面皮,在阿叔手下摇身一变,被揉捏,团拢。形似北方饺子的油角,包入豆沙,在热油里变得鼓胖可爱,咬下去香甜黏糯。也可以制作花生椰蓉芝麻馅儿,绵沙的口感,回味无穷。酥酥脆脆的蛋散、鹅肠,一咬掉渣,也总能成为小孩子们的哄抢对象。
广东人不光爱吃,也会吃。他们念着“煎堆碌碌,金银满屋,油角弯弯,家财万贯”,将和麻团外形很相似的煎堆,玩出了更多花样。
超大的空心煎堆适合席面上吃,圆滚滚的身姿将岁末的一切衬托得可爱。敲碎后分食,也将欢乐传递。实心的煎堆则适合独享,每一口都特别有料,让人越嚼越香。
加入了猪油、南乳的蹦砂则和猫耳朵有些相似,但口感更厚实,回味更浓郁。酥脆精致的糖环、开口枣,现在已不多见。回味起它表面的糖粒,童年也变得很甜蜜。
到了客家,地瓜、芋头的意义深厚,炸地瓜糯米丸、炸芋丸、炸油果、炸馓子……颇有百花齐放的特色。
在以面食为天的北方,哪个小孩子童年没有对一口炸油饼心动过呢?看着姥姥手上泛着油光的面团,在热油中打开气孔,极速膨胀,爆发出鲜香。那一口滋味,能让回忆也泛起金光。
荤素在油锅里交汇,外面是酥脆的俏皮,内里是温柔的妥帖。一家人言笑晏晏,忙碌但欣喜的身影,通过这种风味永远留存在心间。
炸好的美味,还可以再勾了酸甜芡汁一起焖烩,表皮变得酥软后去吃,灵魂都像是被填满。
搓成细长条,在手中一转,便是大人小孩都爱的麻花。擀成薄片,划出花刀,在手中一翻,又成了麻片(排叉)。
单独炸,可以做锅巴、糖糕、馓子,和馅料一起卷,便有了春卷和果果。每一种摆上一点,口水都要流一地了。
在北京、河北一带,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做馅儿,用豆面糊糊卷好,切成小块炸,便是咯吱盒。
到了宁夏,用鲜美的羊肉做馅儿,卷上蛋皮切块炸,也叫作“夹板”。当地人喜欢吃一道烩夹板,用羊汤烩制,加入粉条,热汤一喝,身体都暖透了。也可以直接调味成椒盐、糖醋,撒上韭菜末,端出来香倒一片人。
泉州的炸枣、炸醋肉、炸菜粿,福清的炸海蛎饼,漳州的炸五香,莆田的炸豆腐……配上料粉,或是辣椒酱、番茄酱、蒜泥等调味,味蕾直接起飞。而这里还有炸紫菜、炸地瓜片、炸萝卜、炸排骨……堪称炸物万花筒。数不清的酥脆带来无穷的喜悦,难怪身在海外的华侨、华裔,都念着这一口。
撒上辣椒粉的酥肉堪称灵魂之味,涮火锅的滋味谁尝过谁懂。当炸物吸饱汤汁,那感觉实在无比幸福。
在油锅里变得滚烫的炸物,藏进故土的坐标,那种咔吱咔吱的声响里,有着最动人的情怀。XKTY.COM
干炸小黄鱼、酥炸带鱼一出锅,漂泊的心才得以落地,通过味蕾的触碰,我们终于确信,这一刻是真的回到家了。
那些在千里奔赴中积累的风霜、寒冷,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得以消融。有人心头酸涩,有人双眼朦胧,一种久违的安宁像雪一样降落了,年味在家人的陪伴中变得更浓。
“虽然年像淡烟,又像远山的晴岚,我们握不着,也看不到。但当它走来的时候,只在我们心头轻轻地一拂,我们就知道年来了”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